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2013年4月福建省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发生情况及下一阶段防治建议

一、病害发生情况 

4月份我省测报的7个养殖大类,16个大宗养殖品种中,监测到40种病害(生物源性疾病37种),其中:病毒性疾病2种、细菌性疾病22种、寄生虫病11种、真菌性疾病2种,另有其他类疾病和不明病因病3宗。 

本月鳖、海带和龙须菜测报点未发生病害;刺参和紫菜已收获。其它养殖品种病害以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病害为主,对虾发生病毒性病害,其它类疾病以环境因素引起发病为主。从监测结果分析,本月我省气温、水温明显回升,各养殖种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上升。 

以下是本月各养殖品种的病害监测情况: 

1、草鱼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9种,其中:细菌病4种、寄生虫病4种、真菌病1种。平均发病率为3.76%,平均死亡率为0.06%,均比上月略微上升。 

2、鳗鲡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10种,其中:细菌病5种、寄生虫病5种。平均发病率为26.31%,比上月有所上升;平均死亡率为0.25%,比上月略有下降。主要发生的疾病为:烂鳃病、指环虫病和肠炎病等。 

3、大黄鱼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2种细菌病。平均发病率为13.01%,平均死亡率为0.45%,均比上月有所上升。宁德测报点本月主要病害为内脏白点病和细菌性溃疡病。各海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内脏白点病;细菌性溃疡病主要发生于福安和霞浦。 

4、其它淡水鱼 

本月测报点罗非鱼仅发生少量的烂尾病,鲢鳙鲤鲫监测到锚头蚤病和水霉病,平均发病率为1.68%,比上月小幅上升;平均死亡率为0.08%,与上月相当。团头鲂监测到肠炎病和锚头蚤病。平均发病率为2.06%,平均死亡率为0.11%,均比上月小幅上升。 

5、对虾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6种,其中:病毒病2种、细菌病4种,另有不明病因病1宗。平均发病率为6.52%,比上月略有上升;平均死亡率为7.16%,比上月略微下降。主要发生的疾病为:红体病、白斑病、弧菌病和红腿病。 

6、青蟹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1种细菌性疾病和2宗其他类病害。平均发病率为2.17%,平均死亡率为0.7%,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7、蛙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体表溃疡和红腿病。平均发病率为5%,平均死亡率为2%,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8、鲍 

本月测报点监测细菌性疾病。平均发病率为0.01%,与上月相当,仅引起少量死亡。 

二、下一阶段预测及防治建议 

5月份随着气温、水温上升,天气逐渐炎热、多变,雨水也比较充足,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将进入病害高发期,同时阴雨潮湿天气也会使寄生虫较为活跃,要注意做好养殖鱼类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溃疡、内脏白点病和对虾白斑病、红体病、弧菌病等疾病的预防,同时还要做好刺激隐核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下一阶段建议采取的防治措施: 

1、调节水质,做好调控 

定期检测水体氨氮、亚硝酸盐、PH值及溶解氧,确保其处于合理水平。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使有害细菌数量处于低水平,保持养殖水体处在肥活嫩爽状态。 

2、科学投喂,增强鱼体抵抗力 

要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切实把好病从口入关,按照饲料质量较高标准,选购优质饲料,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以增强鱼体体质,提高免疫力。 

3、加强刺激隐核虫病防控工作 

高温期间,尽可能多投喂配合饲料,少投冰鲜杂鱼;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保持水流畅通;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并做无公害化处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应适时上市。 

4、科学预防和用药 

在病害防治上,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旦发生病害,首先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不要盲目用药。在防病治病时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化学药物,积极选用生物、环保、低毒、无残留药物,鱼病治疗应采用药物防治与水质调控相结合的方法,使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