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陆地污染不休 海鲜难言放心

2011回顾】 中国海域麻烦不断。渤海溢油后,不断有“渤海海域水产品遭污染大面积死亡”的消息传出,日本核泄漏事故也使西太平洋鱿鱼受到严重核辐射。但没有撼动中国人的吃劲,山东、江苏、河北等地的海鲜供应量和价格无明显波动。

“生蚝铜超标740倍”的新闻在整个10月困扰着珠三角的生蚝养殖户,最终被证实是“摆乌龙”。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污染和贝类毒素是海鲜安全中出现的新面孔,危害不可低估。5月,宁波、舟山等地市民被贻贝毒倒。11月,香港发现桂花鱼、蚝、鲳鱼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噁英和多氯联苯含量最高。

宁喜斌(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郭远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在中国被泛滥使用的抗生素在海产养殖中无可避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宁喜斌介绍:“鱼类对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这使部分渔农在养殖过程用药量越来越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曾以此为由,对我国的鲶鱼、鲮鱼、虾和鳗鱼四类水产品限制进口。

另一安全“高频词”孔雀石绿则常使用在鱼池消毒过程中,也可以用来在运输过程中保鲜海产。由于其在海产体内残留较严重,并具有致癌性,目前已被禁用。

重金属依然是海产品头上的“紧箍”。2011年“生蚝铜超标740倍”的专家说法被辟谣后,依然引发了整个珠三角地区对生蚝的恐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郭远明介绍,在中国的水产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有砷、铅、汞、镉、铬、锡等。水产品中部分藻类、甲壳类和贝类等重金属蓄积能力较强,重金属含量易超标。“不同品种对不同污染物的富集系数差别很大,比如牡蛎对铜的富集作用特别强。”

除了重金属,郭远明提醒道,有机物污染也在严重影响海产品安全。后者其中一类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二噁英、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工业产品和禁用的农药DDT等,有很强的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这类工业副产品通过径流、降雨、食物链等方式最终汇集到大海里。

与在人体内漫长累积的重金属和抗生素相比,贝类天然携带的毒素会导致急性中毒。据郭远明介绍,常见的贝类毒素有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等,是由贝类食用含毒海藻所造成的。“这些贝类毒素无法靠加热等加工方式予以彻底破坏,因此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政府指引渔民在经检测的水域内捕捞,并定期抽查将要上市的贝类产品。”

近几年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进行的检测中发现,在贝类、鱼类以及对虾体中,均能检出贝类毒素。由于无法提供养殖海域贝毒监测资料,欧盟从1997年停止进口我国的养殖贝类产品,迄今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