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新技术养虾实现零排污

安装了封闭循环生态养殖技术系统的高位养虾池。

核心提示:采用“高位池封闭循环生态养殖技术”的虾塘,解决了养殖废水排放问题,实现了池水循环利用。虾塘不用抽水、换水,摘掉了水污染的“帽子”,养殖户也因为成本减少而收益多多。

“高位池内养虾不用换水,也不需要下料肥水,一斤虾约能节省六七角钱。”近日,儋州市排浦镇黑石村虾塘养殖户张守维激动地告诉记者,“我捡了个大便宜”。

张守维的44亩虾塘是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设立的高位池封闭循环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张守维采用高位池封闭循环生态养殖技术,9个月两造虾净赚30多万元。近日,来自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海大、海师等单位的8人专家验收组在现场考察了张守维的虾塘后,用“令人振奋”四字来形容所见所闻。

据记者了解,高位池封闭循环生态养殖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养殖废水排放问题,实现了池水循环利用,不仅解决了虾塘污染环境问题,还能为养殖户节省电费和肥水药费等支出。

当前高位池养殖对环境污染大

海南的高位池养殖发展于1996年,目前面积保持在5万亩左右,主要是养虾,高位池对我省水产养殖业作出了贡献。

“但后来我们发现,高位池养殖需要向外排水,虾池排放出来的污水,竟成了近海海域的污染源之一。”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水控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高位池养虾废水主要源于养殖过程中的换水、排塘水和冲塘水,剩余饲料和虾的排泄物组成的废水,其化学需氧量远远超出了国家的排放标准,特别是在清塘阶段,部分虾池排放的COD超过了国家排放标准的几十倍到上百倍。

如何才能做到达标排放或是不排放,一直是有关部门探寻解决的问题。

高位池养殖的技术突破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经过3年的研究,在2006年取得技术突破———高位池封闭循环生态养殖技术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海南因此在陵水、三亚、文昌、儋州先后建立起示范基地144亩。

记者在一家示范基地看到,池内四周增设的增氧机不断运转,使塘水产生水平环流,残渣产生“水力聚污”现象,并向中央底部聚集,再由中央排污管和水泵将池塘底部污水抽到池边宽十多米的水槽里,停留2040分钟后,固液自然分离,溢出水槽的水,水层厚度小于0.3毫米,经过3060度坡度的池壁斜面流回池内,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就在这个斜面上进行。

“经过这一系列过程后,残渣沉淀在水槽底,经过自然光作用的水又恢复到一个对菌藻有利的形态,对鱼虾无害,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威胁。”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岳平介绍说。

“水循环利用后,抽水产生的电费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三亚示范基地养殖户林家山对记者说,使用该技术的池内不用换水,也避免了传染风险,使鱼虾的生长产环境变得稳定。

一年可收回改造成本

近日,在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主持的“海南高位池封闭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和水污染防治技术工程项目验收会”上,专家验收组8位成员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海南下一步,将推广此项技术。对养殖户来说,最关心的是投入使用的费用。为此,记者向有关部门了解到,如果高位池与该技术系统同期建设,8亩高位池需要增加成本5000元—7000元;在高位池上改建该技术系统,每亩需要投入成本2000元—2500元,每个高位池(8亩池)需投入1.5万———2万元。

示范基地获得数据显示,使用该技术,8亩高位池一年就可以回收改造成本。

来源:食品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