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南美白对虾托拉综合症(TS)的防治技术

对虾托拉综合症(TS)是由托拉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对虾传染病。

    ()病原

    托拉病毒(TSV)是一种小核糖核酸病毒,直径31-32纳米,20面体,无囊膜,浮密度1.338/毫升,基因组为线性正股的核糖核酸单股、长度约为10.2kb,由3个主要多肽(554024ku)1个次要多肽(58ku)。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流行情况

    该病于19926月首次在厄瓜多尔发现,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1993年厄瓜多尔因此减产15%,许多虾场关闭。接着感染地区迅速扩大到全美洲,包括秘鲁、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美国的夏威夷。1999年传入我国台湾,湛江地区也已发现有托拉综合症流行。据邢华(2002)报道,2000年下半年,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岛有此病发生,2001年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等地区开始规模暴发,死亡率高达40-60%。主要感染14-60日龄仔虾。带毒亲虾和虾苗的运送、水和水中的动物、水鸟粪便、冰冻虾(病毒可在体内存活一年以上)都可能是传染源。该病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在实验室用人工感染可以使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生病。

    ()症状

    托拉综合症有三个症状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急性期、过渡期和慢性期。

    1.急性期  病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细小附肢(如末端尾肢或腹肢)的表皮上皮,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坏死。

    2.过渡期  在受感染的虾池中不少虾出现多数随机、不规则的黑色沉着的表皮病灶。

    3.慢性期  淋巴器官感染病毒,此时无明显症状。有些没有定期取样的虾场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暴发托拉综合症,直到收获时才发现大量虾不见了,而又无法解释。托拉综合症流行后残存的虾其外观和组织病理上没有任何症状及坏死,只有淋巴器官的球状体是对虾托拉病毒持续感染时惟一最明显的病灶。细胞形成球状堆积,而缺少正常淋巴器官小管的中心导管。慢性感染期后存活下来的病虾终生带毒。

    ()诊断

    (1)根据症状、组织学和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采用DNA探针和聚合酶联反应进行确诊。

    ()预防措施

    据邢华(2002)报道,放养前采用综合清塘法彻底清塘,整个养殖过程,尤其在南美白对虾养殖10天后应经常采用光合细菌,每立方米水体泼2-5毫升(每毫升含3×109个活菌)或“清水净”,每立方米水体泼0.25(每克中含枯草杆菌107个活菌),以改良虾池水环境。同时每15天投喂2-4次含有抗病毒药饲(每千克饲料中加免疫多糖2克、 “生物酶活性添加剂”1克及“白虾红体消”5)

    ()治疗方法

    外泼药与内服药饲相结合。

    (1)全池遍洒“强克101(超碘季铵盐),每立方米水体0.2克,连泼2天。第三天泼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每立方米水体0.2克。隔2天后再全池泼“清水素’,每立方米水体0.3克及活性炭、过氧化钙、平炉渣合剂(102070),每立方米水体5克。

    (2)内服药饲3-5天,每天投喂2次。每千克饲料内加“白虾红体消”(植物抗病毒蛋白)15-20克、生物酶活性添加剂l-2克、稳定型维生素C(含量33)2-3克及鱼油10-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