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海水虾类营养及其饲料加工工艺

艾春香  陈立侨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厦门  361005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一、前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养殖的甲壳动物大约20多种,但已进行营养研究的不足15种,迄今尚未有一种甲壳动物获得了完善的营养需求数据,而且甲壳动物的营养需求研究又主要集中在海水虾类。其中营养需求研究较多的海水虾类主要为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印度明对虾(Fenneropenaeus indius)、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白滨对虾(Litopenaeus setiferus)、长毛明对虾(Fenneropenaeus penicilatus)和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等种类。随着世界范围内对虾类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海水虾类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不断深入,海水虾类饲料工业也随之得到了建立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作为虾类商品化饲料产品研制开发的基础,海水虾类的消化生理、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以及其饲料加工工艺研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系列有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的成果。

二、国内外海水虾类营养与饲料加工研究现状

自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功地生产商品渔用颗粒饲料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开展了虾类消化生理、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虾类饲料生产也逐渐进入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有力地促进了虾类养殖业的发展。迄今,国内外海水虾类营养与饲料加工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如下几方面:

1. 对部分海水虾类的消化生理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虾类消化酶的研究比较深入。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至今,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先后开展了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中国明对虾、白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等虾类消化酶的种类及其性质、活力大小的研究;个体发育不同阶段消化酶活力的变化模式以及饵料、饥饿、温度、盐度和pH等环境因素对虾类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等研究工作。近几年,对凡纳滨对虾和细角滨对虾消化酶的研究更为全面系统,已经开展了营养素影响虾类消化酶基因表达的研究。开展虾类消化酶研究工作,不仅可以为虾类人工育苗和养殖的合理投饵以及人工系列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指导,还可为甲壳动物幼体与成体的消化生理、营养生理和生化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2. 探明了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等主要养殖虾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和部分氨基酸、脂类及脂肪酸、碳水化合物,以及部分维生素和几种微量元素等的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参数,为实用饲料的配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特别是近几年对亲虾和幼体的营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开发亲虾配合饲料和幼体开口饵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建立了虾类饲料的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并制定了饲料生物学综合评定技术标准,使虾类饲料工业逐步走上了正规化、标准化。

4.研制开发了一系列虾类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料,开发了各种饲料酶制剂、益生素、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络合物,水中稳定型的维生素C衍生物、维生素E酯以及早期幼体生物饵料的营养强化剂等。

5. 虾类饲料加工工艺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国外对虾的微囊饲料、微颗粒饲料的加工工艺较为完善,早已能生产出优质定型的产品。

三、我国与世界在海水虾类营养与饲料加工领域技术发展水平的比较、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我国虾类营养与饲料加工研究起步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展了虾类消化生理、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的研究,1988年福建省首先发布适用于长毛明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养成的配合饲料地方标准(FDB/SC 2099-88)带动了加工工艺进步,但是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相对较少,在虾类消化生理、营养生理、营养需求参数和饲料加工工艺等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综观国内外虾类营养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虾类营养与饲料加工研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主要存在的差距在:基础研究薄弱,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条件较差,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此外,我国虾类营养的研究方法和操作规程尚存在不合理之处。为此,应从全国大局出发,组织各级研究所、大学和有关企业协同攻关,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增强我国对虾营养与饲料研究力度,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引进和消化国外对虾营养研究的新成果、先进的饲料加工技术和设备,推动我国虾类营养与饲料加工业的持续发展。(未完,请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