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鳗鱼养殖的场地选择和鳗池设计 及鳗鱼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鳗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故享有“水中人参”,长期以来我国成鳗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等南部沿海地区。那么,养殖鳗鱼都有哪些场地和环境要求呢?鳗鱼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如何防治?接下来小编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下!

鳗鱼养殖的场地选择和鳗池设计 及鳗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养殖场条件

1.水源: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最好要有地下水,以便于提取深井水备用。养殖场的耗水量很大,因此水量一定要充足,一般养成1千克食用鳗需水约25立方米,因此在设计中以其为基础。适宜的水质是pH7~8,透明度20厘米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

2.电源: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一个年产100吨食用鳗的养鳗场,至少需要1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而且要保证常年不停电。

3.其他:建场土质以壤土为最佳,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

鳗鱼养殖的场地选择和鳗池设计 及鳗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二、养鳗池设计

我国目前常见的养鳗池有露天静水式和余热温流水式两种,其建池要点如下:

1.露天静水式养鳗池:利用河、湖、库及地下水等自然水作为水源,建池成本低,耗电少,但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1~2吨,这是我国目前主要养殖方式,一般鳗场规模在50亩水面。其鳗池按鳗鱼不同规格分级饲养,通常分一、二、三级和食用鳗池四种。其池形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注排水口交叉相对,设置防逃设施,并选择向阳背风的池边搭设食棚。

2.温流水式养鳗池:要求水温控制在鳗鲡生长最适水温27℃左右,并进行流水养殖,其优点是病害少,生长快,单产高,是目前较先进的养殖法。

鳗鱼养殖首要就是环境条件,其次是养殖过程中常常因管理不善而出现的疾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鳗鱼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吧!

鳗鱼养殖的场地选择和鳗池设计 及鳗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鳗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1、凹凸病

【发病症状】病原体为匹里虫,是一种微孢子虫,寄生在鳗鱼的肌肉里,使两侧肌肉变形,呈不规则的凹,流行温度15-30℃,5-50克的鳗鱼易感染。

【防治方法】①养殖池彻底消毒,病鳗挑拣深埋或烧毁,以防传染。②每吨鳗鱼每天投喂烟曲霉素50克,连续20天。

2、烂尾病

【发病症状】烂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皮肤脱落、溃烂,可发生在属部、胸部、嘴、颈部等处,患病鳗浮于水面游动无力,溃烂部位呈赤褐色,严重时尾鳍烂断,露出红色骨肉,一年间春夏秋三季发生较多,冬季较少,主要发生于黑仔和鳗种,100克以上的成鳗较少发生。

【防治方法】①苗种选别,转运投放时应小心操作,防止皮肤损伤,过池投放时应把病死鳗除去,防止病鳗带菌到新池。②鳗苗转投新池前要用呋喃剂或2%-3%食盐水、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③20-30毫克/升福尔马林和3-5毫克/升呋喃唑酮药浴12小时。④内服抗菌药物(同赤鳍病)

3、肠炎

【发病症状】由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生往往是过食、饲料变质、投喂无规律、水质差、池水溶氧量低等诱因引起的,发生肠炎的鳗鱼食欲减少,下痢(在池水中可见胶冻样粪便),病死鳗肛门周围发红,胰脏发炎,并有恶臭,体表、鳍充血,多发生于中成鳗。

【防治方法】①饲养过程应坚持“四定”投喂,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控制投放密度,增加增氧机的配套。②在发病池塘,饲料量要适当减少,饲料中减少或停止加进鱼油。③用土霉素、氯霉素、磺胺脒、呋喃唑酮拌饲料内服效果很好。

4、车轮虫病

【发病症状】由车轮虫寄生引起,属寄生虫病,车轮虫长期寄生于鳃、体表,吸食鳃及体表的表皮细胞,使鳗体表黏液分泌增加,被寄生的鳗鱼摄食不良,活力降低,易并发其他疾病。

【防治方法】发生的池塘用2毫克/升亚甲基蓝全池泼洒,反复多次。也可用0.2-0.4毫克/升敌百虫溶液,25-30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也有一定的效果。彻底清池消毒也是预防车轮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鳗鱼鳗苗,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