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不容错过!看罗工深入剖析藻类肥不起来和水色不稳定的原因

本文节选自中国水产频道公开课第46期,福建海大技术服务部工程师罗后兵主讲的《从理论到实践,如何有效控制氨氮、亚硝酸氮?》。

课程分为5小节课

本文是其中的第四课。每一课都是干货满满,小编忍不住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小部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朋友们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学习更多的干货!报名即可永久收听哦。

定义

同化作用:离子铵和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的过程。植物指藻类和水生植物。

同化作用的道理非常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但背后的故事并不那么简单。下面将一一进行分析。

为什么说氮循环的结束不是硝酸氮?

很多读过水产或者水化学的人,会认为到了硝酸氮(NO3-)以后氮循环就结束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认识。氮循环的结束一定被植物吸收,当然这么描述还是不太准确,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先这么理解,以方便指导生产。

植物死亡以后会产生新的氮源,又产生新的氮循环。氨氮(NH4+NH3)、亚硝酸氮(NO2-)、硝酸氮(NO3-)都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都不是氮循环的结束。

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肥料,藻类还是肥不起来?

从理论上来说,藻类或者植物能够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是小分子的离子铵NH4+和小分子的硝酸氮NO3-,非离子铵NH3和亚硝酸NO2-虽然是无机氮,但不能被藻类直接吸收利用。我们经常施肥用的有机肥属于有机氮,不能直接被藻类吸收。即使用的是无机肥如尿素,也大都是大分子,还是不能直接被藻类吸收。

一定要记住,任何有机物(残饵、粪便、有机肥等)和大分子无机物氮都需要氨化作用、亚硝化作用、硝化作用转化为小分子离子铵或者硝酸盐,才能被植物吸收。

所以你只用了肥料还不够,还得保证氮循环的通畅,更要保证施用的肥料转化以后能够被藻类吸收,才能把藻类肥起来。

为什么浑浊水,更容易产生氨氮(NH4+NH3)、亚硝酸氮(NO2-)?

浑浊水色

同化作用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离子氨NH4+和硝酸氮NO3-被植物吸收的过程,在实践当中得保证水色的稳定,藻类的稳定。如果是浑浊水或者藻类较少的水,水体里的氮就没有出路,因此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产生氨氮(NH4+NH3)和亚硝酸氮(NO2-)。

水不浑,藻类很好,水也肥,为什么有时候氨氮(NH4+NH3)和亚硝酸氮(NO2-)还是有?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首先了解藻类。

我们都知道藻类(或者水生植物)是降低氨氮(NH4+NH3)和亚硝酸氮(NO2-)的必需因素。

从理论上来讲藻类主要有三个作用:

①提供氧气:藻类提供的氧气占到了水体氧气总来源的70%以上。

②消耗氮源:促进氮循环顺利进行,防止氨氮(NH4+NH3)、亚硝酸氮(NO2-)过高。

③消耗碳源:为动物提供能量。研究表明天然海洋中一斤鱼肉要消100-1000斤藻类。

但同时也要注意几个方面:

①藻类的呼吸作用耗氧,并且24小时耗氧。

②一个水体当中藻类的生长有限度,如果超过了水体的限度就会倒藻。

③藻类能够吸收氮源,但不可能无限制的吸收氮源和碳源。

也就是说水虽然很好看,藻类也很好,但也不能为所欲为,一直疯狂的喂料、疯狂的补肥,这样氨氮(NH4+NH3)、亚硝酸氮(NO2-)还是会起来。因为整个氮源已经超过它的承受极限,这是实践中是很多养殖户犯的一个错误。总认为水很好,就可以多喂料。最简单的通俗比方,人肯定要吃饭,但是吃饭也不能太饱,就是这个意思。

藻类也是氮循环进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前面罗工也说过,在养殖过程中一般都不缺乏氮源。有很多养殖户问:既然水体不缺氮,那为什么藻类还是肥不起来呢?为什么藻类肥起来也很不稳定呢?

清澈见底的水色

水肥不起来的原因之一:氮循环

一般情况下,水里面不缺氮,为什么还要说氮循环是造成水肥不起来的常见原因呢?

氮源过多的副作用

实践中,正常情况水肥不起来并不是缺氮,而是氮源过多。氮源过多会产生很多的副作用,比如说浑浊水本身没藻类,如果一直补氮,那么氨氮(NH4+NH3)、亚硝酸氮(NO2-)会越来越高,而且藻类也肥不起来。这个时候最应该补菌,而不是补肥,因为越补肥会越浑浊。

养殖后期池塘往往会产生倒藻、翻底等现象,大多也是氮源过多造成。很多养殖户只要看到水色透明度高或者浑浊,就开始拼命的补肥,尤其补氮肥,越补水色就越差,就越容易倒藻或者藻类肥不起来。肥水也好,氮循环也好,除了氮源本身以外,还要关注菌类的配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需要的是补菌增氧。

为什么越下氮肥,水就越起不来?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跟溶解氧有关。在水中化学作用最耗氧的是有机物的氨化作用,如果一直往水里面加各种氮源的话,水里的溶解氧就会越维持一个很低的水平,就会出现缺氧状态,氮越多氮循环就越不顺利,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越补肥、水就越不肥。

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定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了。千万不要把缺藻类和缺肥料划上等号,而是需要根据自己池塘情况、池塘条件分析判断,水不肥缺的是藻类,而不是缺肥料。

溶解氧不足的危害

危害鱼虾的生命:从氮循环的运作上来讲,溶解氧至关重要,溶解氧一旦不足就产生连锁反应,不仅仅是影响氨氮(NH4+NH3)、亚硝酸氮(NO2-)的降解,甚至会危害鱼虾的生命。可是在实践当中很多时候溶解氧是不足的。

危害藻类的生命:溶解氧不足也会危害藻类的生命,所以有些养殖户舍不得开增氧机的情况下,往往水色就不会好看,藻类就肥不起来,这种情况在土池的养殖前期会更加明显。增氧机又不开,水色又肥不起来,这种情况如果一直补氮肥,补到最后鱼虾都要排塘。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藻类能够光合作用,所以就不需要氧气。藻类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也耗氧,所以说藻类在晚上的话也需要增氧机,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

水蛛过多肥水也看不到效果

水里面有很多的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广东人和广西人会把这个叫做水蛛。如果浮游动物过多的话,会把藻类吃掉,造成水也肥不起来,这时候水里面同样不缺氮,只不过产生的藻类马上被浮游动物吃掉了,所以说肥水看不到效果。

在浮游动物过多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一直补肥,越补肥氨氮(NH4+NH3)、亚硝酸氮(NO2-)就越高,水就越难看。

浮游动物过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要做的是让虾快点长大,让虾把浮游动物吃掉,因为浮游动物是虾的天然饵料,这是有利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增氧机多开就可以了。

虾长到平均4公分左右,就肯定可以把所有品种的浮游动物吃掉了。在这之前可以通过多喂料或者其他办法让虾长得快一点。到了4公分,只要一停料1-3餐浮游动物立马就不见了,水色马上就肥起来了,这个处理其实很简单,往往是养殖户乱补肥反而变成了死虾。

养鱼塘的浮游动物过多,如果是鱼苗,照样可以吃浮游动物;如果是大鱼,可以考虑用有机磷类的产品把浮游动物杀掉,也不一定要杀,也可以混养能够吃这些浮游动物的虾或者花白鲢,把浮游动物变成生物饵料进行处理,而不是拼命补肥。

其实听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有一个印象,水肥不起来很多时候都是人为的,它本来快肥了,在人为的干涉下可能更不肥了。我们要了解氮循环,了解藻类的自然规律,让整个氮循环通畅。如果氮循环不通畅,藻类肯定肥不起来。

肥不起来的原因之二——碳的重要性

除了氮循环以外,水肥不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是碳。

碳源是影响藻类生长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很重要的营养需求。从理论上来说藻类的营养需求碳:氮:磷=106161。藻类对碳的需求大约是氮的7倍,如果是生物絮团技术的话就更高了,要求是碳是氮的12-15倍,同时需要24小时开增氧机。

在理论和实践当中,碳源不仅仅影响氨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对水质、藻类、pH等都有影响。(关于碳的重要性、碳相关的总碱度等知识我们下堂课再说)。

补充碳源,可以选用红糖、糖蜜、小苏打、白云石粉、碳酸钙等含有碳酸根CO32-或者碳酸氢根HCO3-的离子。

如果藻类老是肥不起来或者总是倒藻的话,要去检测总碱度,如果总碱度偏低,藻类肯定不稳定或者肥不起来。在养殖条件下总碱度最好不要低于60,低于60藻类就容易不稳定或者肥不起来。

正常水色——硅藻水色

肥不起来的原因之三—容易被误会和忽略的磷肥

很多人都认为水体中磷是过剩的,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很多技术文章都把水体的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等诸多问题归罪于磷太多。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罗工的实践跟踪,罗工实际检测过的池塘80%以上都缺磷,尤其是山泉水、有养殖海蛎的海水区域。磷超标的池塘也有,但非常少见。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几张图片

实践检测发现,很多池塘的磷基本为0 ,大部分池塘都在0.2以内,如果池塘水体磷不足,就很容易产生水很难肥或者很容易倒藻的情况。

比如这上面的照片,这个水色发白的池塘总磷含量基本是0,在补充了磷肥以后水色趋于正常。

大家基本上都看过把这类文章,把蓝藻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都归罪于磷过剩。但实际情况却与这些文章表述的观点完全相反,可以说大跌眼镜。如果您不信的话可以买磷酸盐测试盒进行检测,您可能也会大吃一惊。

罗工在这里想说,在养殖过程中任何东西都不要用头脑猜,要去检测,要相信数据,要相信眼睛,千万不要空口白话和躺在床上空想。

罗工经常验证2点,第一在实践当中,检测磷酸盐的话很多池塘完全没有,第二这种池塘如果频繁倒藻或者怎么也肥不起来,在磷缺乏的情况下把磷补下去,水肥不起来或者频繁倒藻的问题就解决了。

在不断的实践验证下,缺磷是池塘水质肥不起来(或者不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家不要忽略了。这里面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听了这堂课之后,回去就马上补磷。一定要买试剂盒来检测,而不是空想,只有检测过后才知道池塘到底缺不缺磷,该如何补磷。

正常情况下补磷的产品主要有几个: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水产厂家补磷的产品等。

正常水色——黄绿色

很多顽固的池塘肥不起来都是缺少某些元素,缺磷是其中之一,在当今养殖条件下一般不缺氮。当然还有一些微量元素,也会影响藻类的生长。如果不缺磷,不缺氮,还是不明白它为什么肥不起来,就要考虑是否要下微量元素的产品了。当然前提是一定先排除前面讲的几个因素,最后才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了。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养殖技术,贝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