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河蟹“水瘪子”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2015年开始,河蟹“水瘪子”病在江苏范围内大面积流行和爆发,其中以苏南地区最严重,病蟹普遍空肠空胃,肝脏颜色转变甚至糜烂,有专家总结为“病蟹干瘪无黄,壳内积水无肉”。存在摄食减少、爬边等现象,死亡率较高,导致养殖户经济损失较大。

有关部门通过检测分析,发现病蟹体内病原有微孢子虫、弧菌、病毒等,但没有确切定论,也有学者认为是肝胆负担、环境胁迫、过量使用农药等引起。目前该病害病因和病原尚不明确,众说纷纭,下面是我根据自己对“水瘪子”病的理解,谈谈水瘪子的病因及防控。

“水瘪子”症状

根据“水瘪子”病的发病症状,我将其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水瘪子”出现的前期,发现塘口出现“爬网、上草、上岸”等现象,这些螃蟹基本空腹有肠炎,主要表现为病蟹甲壳软,螯足和步足内空而无肉,爬动缓慢,肝胰脏由黄色转为黄中带白。

中期:“水瘪子”的爆发状况就慢慢的变的明显了许多,首先是肝脏的颜色明显变白,鳃部有发黑的状况出现,但是并不普遍,吃料量下降,并没有太过明显的死亡状况,但是出水会出现死亡状况。

后期:主要变现为步足薄而软,颜色变成灰黑色,鳃丝排列紊乱、发黑,且附着污物病蟹开始大量死亡。打开头胸甲发现,肝胰脏萎缩甚至糜烂消失,腹腔积水严重。

病因分析

苗种选择

养殖户三月份左右开始放苗,在购苗时天气温度较低,部分苗塘老板为了易于捕捉,常用菊酯等刺激性药物让蟹苗出洞上草,导致苗种活力较差,甚至肝脏受到损伤,这也是养殖中后期易发生“水瘪子”病的原因。

饵料投喂

长期投喂劣质饲料,不仅影响河蟹的生长,而且会加重河蟹肝脏负担,易引发“水瘪子”病。低劣饲料的营养供给不足,导致河蟹营养不良,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长时间投喂会高蛋白优质饲料,营养过剩,会加重河蟹肝脏负担,导致后期“水瘪子”病易爆发。 

低溶氧环境

高温季节河蟹摄食量大,残饵粪便多,池塘中有机物耗氧增加,加上气压低,天气变化大,容易缺氧,尤其池塘底部基本处于缺氧状态。如果河蟹长期处于低溶氧水环境中,会影响河蟹摄食,严重时甚至不摄食,消耗自身营养,抗病力差,容易发生“水瘪子”病。

防控措施

优质苗种

苗种质量影响河蟹“水瘪子”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死亡率。调查结果表明:苗种质量差的蟹池,发病率普遍较高,死亡率也较大。因此,在选择蟹苗时,要仔细分辨,购买健康、活力强的优质种苗。

科学清塘

在清塘时,少用甚至不用残留量大的菊酯类等农药,可以使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片、茶籽饼代替。如果使用了菊酯类清塘剂,在放苗前提前两个月使用,并泼洒300-400千克/667平方米生石灰促进菊酯类降解;泼洒有机酸类解毒剂降解水体中残毒,放苗后及时泼洒营养类抗应激药物护理蟹苗肝脏。

科学投饵

在饲料投喂上,建议使用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也可在饲料中定期拌服保肝护胆的保健品,降低河蟹肝脏负担,促进代谢,善于营养搭配,7-8月高温季节补充投喂玉米、小麦等粗粮,做到均衡搭配,提高河蟹的抗病力。

定期底改

定期使用底改氧化分解有机质。控制饲料投喂量,减少饲料浪费及水体有机质的产生。养殖要科学放养,合理利用水体溶氧。鱼虾蟹类饱食情况下耗氧量大,当河蟹有缺氧预兆时,应停止投喂。在晴天中午和下午适当的打开增氧机,增强水的流动性。定期肥水调水、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维持藻类的平衡及数量,减少水体耗氧,降低池塘氧债,保持溶氧始终5mg/L以上。

针对河蟹“水瘪子”病,这个没有更好的从根源上的解决方法,只能以预防为主加强对病原体的检测与控制。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河蟹,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