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八字精养生物链循环—南美白对虾篇(饵)

水体中的生物包含有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动物界。 从最上层的界、门、纲、目、科、属到最下层的种,越下层被归属生物之间的特征越相近。运用水中生物互补平衡关系进行“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模式,形成生物链和良性循环,共存结合。

病从口入,饵料是养殖护航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我们来谈谈“饵”

(一)饵料的来源

水生动物饵料来源:浮游植物(藻类)、浮游动物(卤虫、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等)、人工配合饵料等。

(二)优质饵料的选择

1、亲虾的饵料:

主要以红虫、青虫、鱿鱼及牡蛎为主食。

1)红虫:红虫作为亲虾的常用饵料,是提高亲虾产卵质量和幼体质量的重要饵料。选择在自然海区生长,色泽鲜艳生猛,营养全面的红虫进行投喂。人工养殖红虫虫体肥壮,水分粘液较多,投喂后容易污染虾池水质。

2)青虫:主要来源于人工养殖的青虫,以质量鲜活的沙蚕进行投喂。

3)鱿鱼:使用冰鲜鱿鱼较多,冰鲜鱿鱼要保证足够新鲜,冷冻储存时间太久,质量变坏的鱿鱼不宜使用。

4)牡蛎:打捞上岸的鲜活牡蛎取肉,将新鲜牡蛎肉进行投喂,冷藏储存时间越短投喂越好,采购新鲜牡蛎饵料应当天用完。

2、种苗的饵料:

在种苗培育过程中,生物饵料的投喂跟种苗的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脂肪,能起到增强抵抗力、增加活力及提高种苗培育成活率的作用,同时也是种苗培育所需的主要营养源。

主要有:藻类(其中活藻有骨条藻、海链藻、角毛藻、小球藻等及干粉藻类有螺旋藻、绿藻等)、丰年虫(卤虫)、桡足类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等。

1)藻类的培育分三个阶段,一级培育是在藻类实验室从培养皿--试管--三角瓶--1--10升瓶的精细培养。二级培育是由500--1000升的培育桶进行培养。三级培养是由二级培育桶搬到藻类培育车间池子里进行培养。

2)丰年虫(卤虫)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是虾苗宝宝的优质饵料,增强抵抗力、增加活力,提高种苗培育成活率,同时也是种苗培育所需的主要营养源。

3、池塘的优质开口饵料:

池塘培育天然的浮游植物(藻类)及浮游动物(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等)作为虾苗放入池塘的最佳开口饵料,藻类以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为主。

4、优质饲料的选择:

对虾饲料的质量以看、嗅、尝及试水四中方法进行分辨。

1)看,饲料切口要求平整,颗粒大小均匀,色泽对比一致,料粉含量低,小号料粉末少者为佳。适口性要好,颗粒偏大则对虾摄食慢,在水中侵泡过久其营养流失严重细菌附着繁殖,残饵是提供给细菌、弧菌等有害菌类生长的优良营养培养基。

2)嗅,饲料应营养全面,蛋白成份比例达到对虾需求,易于消化吸收,诱食性良好。优质饲料开袋后有鱼粉腥香味,劣质饲料味道刺鼻或无味。

3)尝,饲料的是否新鲜从外观很难分辨出来,用口感尝试检验饲料质量新鲜度,要使用性价比高新鲜的优质饲料,减少使用时对水质饿污染及降低养殖风险。

4)试水,将饲料放置在水杯中侵泡30分钟后,取出用手捏有软化感觉的饲料为好,没有软化感觉的饲料质量为差。侵泡3小时饲料不散开为好,过早散化开或没有软化的饲料质量为差。饲料的加工质量对养殖水质坏境是否稳定影响重大,长期使用劣质饲料水质及底部容易受到破坏,并引发底质恶化,诱发肠炎、拉白便等消化系统的病害。

5、饲料投放控制:

养殖常规控料:在正常投喂一个星期,选择中午投料时间停喂1--2餐,可以减少对虾在摄食过程中产生的消化负荷,让对虾在池塘游动摄食掉多余的藻类、剩饵、杂质等有机物质,并很好的清理塘底沉积物。对虾在池塘中游动等于加强锻炼身体,可增强体质、活力及抵抗力。在池塘水质变坏、变差藻类、菌类失去平衡时,对池塘调控水质或改良底质处理时停喂餐,停料时开齐增氧机打动有助池塘水流动。

1)初一、十五虾脱壳期,对虾在脱壳时需要消耗大量塘底溶解氧,脱壳之后体质软弱,摄食能力差吃料缓慢,可在正常投喂量减少1/3-1/4量进行投喂。

2)对虾在发病时先停止投喂,观察病情在决定投喂,需要拌药投喂情况下减少1/2--2/3量进行投喂;

3)刮风下雨及捕捞时适当控料或停止投喂,天气转晴下稳定后再进行投喂。

6、饲料投放比例:

水中浮游动植物营养全面,是养殖虾苗期在池塘中首选的天然开口饵料,对增强虾苗体质和抵抗能力帮助非常大。虾苗前期放苗前,先在池塘里培育出大量的天然浮游动植物足够虾苗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作为虾苗第二开口饵料,前期人工配合饲料开口料、0号料、1号料等小号料控制少量投放,小号料粉质多,投放量大对水质污染、塘底污染较大,是潜伏在虾塘里的一个危险信号。

投放虾苗后第一天投饵量为100--200g/10万尾,一亩左右水体首次投喂按1/米。亩(水体越小投料越小),投喂两餐/天,以每3天增加10%--15%量投喂,15天左右开始试料台调整每餐投喂量,虾上料台前后投喂量为1.5--2.5/10万尾。餐,1号料投放料台比例为1%,以2--2.5小时吃完为准;2号小料投放料台比例为1%--2%,以1.5--2小时吃完为准;2号大料投放料台比例为2%--3%,以1.5--2小时吃完为准;3号料投放料台比例为3%,以1--1.5小时吃完为准。饲料投喂量根据实时天气情况、水质变化及水温等因素影响调整投喂。做到合理投喂,科学养殖。

(三)劣质饵料与弧菌的关系

经过几家公司成品饲料检测对比,干料均含有弧菌。饲料经过泡水24小时后检测,弧菌都有不断的在繁殖,优质饲料弧菌的繁殖在可控范围内,劣质饲料弧菌的繁殖量已经超出绿色1000/ml,黄色3000/ml的可控范围内。对虾在摄食含有弧菌超标的劣质饲料之后,直接影响肠胃消化系统的健康,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和病变危害等。

(四)水体与虾的弧菌实验对比

1、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使用前后水质弧菌检测对比:

1)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使用前检测:绿弧菌160/ml,黄弧菌3180/ml

2)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使用后8小时检测:绿弧菌180/ml,黄弧菌2840/ml

3)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使用后24小时检测:绿弧菌130/ml,黄弧菌2950/ml

经检测结果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使用前后弧菌数量变化相差不大,所以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不能抑制弧菌的生长繁殖。

2、蛭弧菌产品使用前后水质弧菌检测对比:

1)蛭弧菌使用前检测:绿弧菌250/ml,黄弧菌4020/ml

2)蛭弧菌使用8小时检测:绿弧菌190/ml,黄弧菌3210/ml

3)蛭弧菌使用24小时检测:绿弧菌110/ml,黄弧菌1710ml

4)蛭弧菌使用48小时检测:绿弧菌150/ml,黄弧菌2670/ml

蛭弧菌产品使用8小时后弧菌含量开始下降21%,使用24小时后检测弧菌含量下降57%,使用48小时后弧菌含量已经开始回升67%。蛭弧菌只能暂时性抑制弧菌,弧菌在水体中是并存的,不能将其完全消灭,调控水质及改良底质,保持池塘养殖环境将弧菌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3、对虾病害暴发前弧菌检测(活虾、空肠胃活虾、白色死虾及红色死虾)对比如下:

1)池塘水质弧菌检测:池塘边缘取样 绿弧菌110/ml,黄弧菌6120/ml;池塘中间排污口取样 绿弧菌150/ml,黄弧菌9520/ml

2)健康活虾弧菌检测:绿弧菌170/ml,肝脏黄弧菌10/ml;虾体(肉、脚)绿弧菌8130/ml,黄弧菌1510/ml

3)空肠胃活虾弧菌检测:绿弧菌50/ml,肝脏黄弧菌0/ml;虾体(肉、脚)绿弧菌13230/ml,黄弧菌4590/ml

4)死虾(虾体白)弧菌检测:绿弧菌10/ml,肝脏黄弧菌90/ml。虾体(肉、脚)绿弧菌2560/ml,黄弧菌1120/ml

5)死虾(虾体红)弧菌检测:虾体(全)绿弧菌21020/ml,黄弧菌11350/ml

对虾在爆发病害前,大量绿弧菌感染附着在虾体表,水体中黄弧菌繁殖超出可控范围3倍以上。影响对虾常见的弧菌有:绿色(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恶臭假单胞菌等;)黄色(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哈维弧菌、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等。)

注:绿弧菌1000/ml,黄弧菌3000/ml属于可控正常范围。(作者丨虾佬 梁东列)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