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常见鳗病防治——爱德华氏菌病

爱德华氏菌病又称肝肾病。

一、【病因】

病原体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浙江爱德华氏菌(E.zhejiangensis)或福建爱德华氏菌(E.fujianesis)

爱德华氏菌分类学上属于肠杆菌科爱德华氏菌属,分布于鱼类、爬虫类体上和水中。迟钝爱德华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小、直,大小一般为(1.01.5)微米×(23)微米,具周生鞭毛。在蛋白胨和类似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后出现生长物,菌落小,直径0.51毫米;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湿润、凸起、光滑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无无色半透明、湿润、光滑的菌落。生长需要维生素和氨基酸。生化性状为兼性厌氧,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发酵葡萄糖,产生硫化氢,不发酵乳糖、木糖、山梨醇和甘露醇。

二、【主要症状】

病鳗胸鳍、臀鳍充血发红,不摄食,肛门红肿突出,肛门周围皮肤充血。由于肝脏、肾脏肿大,垂直鱼体可见腹部具有明显凹线。解剖病鳗观察,可见肝脏肿大,淤血色深,具出血点,严重时肝脏具斑块状溃疡病灶,切开肝脏可见肝脏糜烂呈蜂窝状,腹腔内膜溃疡并入侵肌肉组织,使肌肉溃烂形成从内向外穿孔;胆囊肿大,胆汁色淡;肾脏肿大具溃疡病灶;脾脏淤血,色发黑,肿大;肠道呈卡他性肠炎,胃、肠内积大量血色液体,轻压腹部从肛门流出红色脓液。病理切片显示内脏器官呈化脓性炎症,实质细胞坏死变性,产生炎性血栓。

三、【流行及危害】

该病流行季节为夏季高温期,但由于种苗培育期水温一般保持在26℃左右,因而在春季培苗季节时常有发生,尤其在白仔鳗培育期间,主要投喂鲜活饵料丝蚯蚓,如果丝蚯蚓暂养时间短,吐食不净或消毒不彻底,病原体经丝蚯蚓带入,经口传播概率极大而暴发肝肾病。各种养殖鳗鲡均可发生。在苗种期,常为急性病,形成批量死亡,在幼鳗、成鳗期,表现为慢性传染病,日死亡率不高,但累积死亡量大。

四、【诊断】

1、一般凭借肝、肾肿大,病鳗垂直腹部具显著凹线等外观症状即能初诊;2、需进行病理切片,病原体分离培养才能确诊;3、也可利用血清学方法诊断。

五、【预防】

1、投喂的鲜活饵料丝蚯蚓要经暂养45天以上,并不断搅动流水,及时刮除丝蚯蚓吐出的体内脏物,每天压爬1次,取出能爬出活的丝蚯蚓进行暂养。投喂前将已吐净体内脏物的干净丝蚯蚓,用0.75%食盐水浸泡刺激吐出体内残留脏物,浸泡时间为0.5小时,然后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再用12毫克/升高锰酸钾或二氧化氯0.81.5毫克/升浸泡10~%15分钟,冲洗干净后,再用100毫克/升左右的土霉素浸泡30分钟后直接投喂。

2、投喂的配全饲料要求新鲜、质优,在高温季节适合量投喂,不要饱食。3、合理用药,不要损伤鱼体、肝脏及肾脏。

4、尽量使用人工配合玻璃鳗饲料,不使用鲜活饵料。

六、【治疗】

1、白仔、黑仔其爱德华氏菌病为急性病,以药浴和内服并重的方法控制:(1)食盐0.5%~0.7%和哑喹酸5毫克/,浸泡3648小时。(2)噁喹酸38毫克/升,浸浴3648小时。经上述处理后,用含氯消毒剂连续消毒23天。如果投喂丝蚯蚓,一旦鱼体达到2克左右,应及时转为人工配合饵料,在饵料中添加0.1%~0.2%的土霉素或0.1%~0.2%噁喹酸、0.2%维生素C(按饲料重),连续投喂1015天。

2、幼鳗、成鳗期爱德华氏菌病为慢性病,以内服药物为主,辅以药浴控制:(1)水温降到25℃以下保持一周。(2)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泌洒,使有效氯浓度0.20.3毫克/,隔天1,连续34次。在池水消毒的同时还要注意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对病原体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添加噁喹酸或氟苯尼考0.1%~0.2%、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0片肝泰乐,内服1015天。在治疗过程中,控制投饲量。饲料添加速度不宜过快,并保持池水清洁。(文章来自:《鳗鲡病害诊治图谱》樊海平、关景象等编著)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鳗鱼,爱德华氏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