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日本首次实施日本龙虾的人工孵化放流

日本三重县水产研究所于本月10日在该县志摩市外海放流25尾人工孵化、饲育之日本龙虾稚虾(体长约8-12公分,体重约20-20公克)。这不但是日本国内首次创举,在全世界也是史无前例。其实在日本国内,日本龙虾的人工孵化与饲育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因为日本龙虾的形态之一“叶形幼体(phyllosoma)”的饲育相当困难,迄今仍无法以人工方式稳定地大量产出稚虾。

日本龙虾的亲虾是在每年的5-7月间产卵,虾卵则是在7-8月孵化成为叶形幼体,但有关其生态,仍有很多谜团。刚孵化后的叶形幼体会暂时在沿岸栖息一段时间,之后往黑潮的外海移动。约一年过后,叶形幼体会在黑潮的边缘或黑潮中变态成透明幼体(puerulus),然后移动至沿岸的岩礁域着底。透明幼体经过2周后,会脱皮成稚虾,之后再经过两年,就会成长为亲虾。

叶形幼体的饲育,是日本龙虾增养殖技术上的一大瓶颈。后来三重县水产研究所改用太鼓型水槽,并在水槽侧面贴上黑色的薄板以减低照度,才提高了叶形幼体的存活率。不过,目前该研究所仍无法完全抑止疾病的发生。此外,如何顺利扩大饲育规模、加大饲育密度、降低成本等,都是接下来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日本每年的日本龙虾渔获量约1,200吨,年变动不大,主要是在太平洋沿岸的鹿儿岛至茨城,以及东海沿岸的鹿儿岛至长崎一带捕获。尽管从宫崎至千叶的太平洋沿岸中区,日本龙虾的渔获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因海水温上升造成藻场消失,且构成藻场的海藻种类也发生变化,导致东海沿岸的日本龙虾渔获量有减少的倾向。

专家认为,影响日本龙虾资源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来自外海的透明幼体的加入量,二是透明幼体顺利成长为亲虾的比率。三重县水产研究所能提高叶形幼体的存活率,可谓一大突破。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次的放流规模很小,但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今后将继续努力,以实现日本龙虾的栽培渔业。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日本,龙虾,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