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黑石斑鱼的育苗与养殖

美洲黑石斑隶属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主要分布于美国华盛顿洲等水深100米内的海水中,鱼体侧扁而粗壮,椭圆形,口大,体被细小栉鳞,色深蓝近黑,带淡白或白斑。喜栖礁石底,白日进食,喜食蟹、鱼、贝类。美洲黑石斑作为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病害少、生长快等优点,是海水养殖业进行海洋生物高值化技术开发理想的选择。现就其育苗及养殖技术作一介绍。

苗种培育

美洲黑石斑鱼卵细胞呈分离浮性,无色透明,圆球形,有油球1个,属少黄卵。最适孵化水温;20~23℃,最适盐度:25~34,孵化时间48小时~60小时,仔鱼出膜后2~3日开口。

仔鱼培育

(1)培育水:海水经沉淀、沙滤后作培育用水。要求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7.8~8.6,盐度25~34。用室内水泥池培育,10立方米~20立方米水体,池水中添加小球藻,密度保持在3~5万个细胞/毫升。

(2)培育密度:1万尾~2万尾/立方米。

(3)饵料:仔鱼孵出后第3日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轮虫(3~35)。轮虫需用小球藻饲喂24小时以上,乳化鱼油营养强化6小时~12小时后投喂,水体中轮虫密度保持在5~6/毫升,后用卤虫幼体(20~35),密度为0.5~5/毫升。再往后用卤虫成体(35~50),鱼虾、贝类碎肉(45日以上)。根据池内饵料密度,可适当增加或减少。

(4)管理:初孵仔鱼一般采用静水培育,微充气,随苗体长大,逐渐增大充气量和换水量。日换水1次,日换水率10%~60%。换水时用200~260目筛绢做成的网箱过滤,每次换水后向池中添加小球藻。根据池底残饵情况进行吸污。培育时应注意饵料的质量、适口、适量、及时清除水面油膜。

稚鱼培育

仔鱼各鳍分化完成后,全身披鳞,长出花纹进入稚鱼期。饵料以鱼、虾、贝类碎肉为主,辅以少量配合饵料。放养密度为:1000~2000/立方米,稚鱼期,鱼苗间互相残食严重,应及时按大小分档饲养,并在池中放些遮蔽物,便于稚鱼躲藏,避免残食。

成鱼养殖

水泥池养殖水泥池容积20立方米~50立方米,有充气设备情况下,放养密度为15/立方米,使用循环水。饵料以鲜杂鱼为主,配合饵料为辅,后期以配合饵料为主。放养时,应及时分选分档饲养。

网箱养殖

网箱大小3米×3米×3米,由9个或12个组成一个鱼排,鱼排间应有一定间距。网箱排列方向应与潮流方向平行排列,这样既可保证流水畅通,又可保证网箱外天然饵料生物进入网箱内,也有利于网箱内残饵废物排出网箱外。

放养密度:4公斤~6公斤/立方米。饵料:配合饵料为主,鲜杂鱼为辅,每日投喂1~2次。

管理:(1)及时分选,防止自残;(2)在暴雨或赤潮时注意环境变化;(3)经常检查网箱安全情况,尤其在台风、暴雨前后应采取加固措施;经常清除网衣附着物;随鱼体生长,及时更换网衣。

疾病防治

在生产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勤观察,勤检查,严格日常管理操作,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保持良好水环境,定时换水,定期清除池内残饵、粪便及其它污物,确保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2.保证投喂饵料的数量和质量,并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3.定期全池泼洒消毒剂、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类药物,以预防疾病发生,也可配制药饵投喂。

4.发现疾病及时隔离,尽快诊断,对症下药。

5.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