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产养殖源远流长,千百年前,就有两部《养鱼经》问世,但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主要还是捕捞渔业。渔业真正的快速发展还是在近几十年,我们经历人放天养、粗放粗养、半精养、精养的历程,到现在我们提倡并开始生态养殖。整个养殖模式的进步其实与饵料的进步是分不开的——我们经历了天然饵料、粗粮、半人工饵料、颗粒饲料、膨化料等过程,但是在饲料产能过剩、养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部分品种依然没有完全使用配合饲料,在养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依赖着天然饵料、粗粮、半人工饵料。
这些被依赖的饵料目前在某些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有的在诱食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有的可以满足某些水产动物的独特的生活习性或摄食方式;有的可以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量;有的可以满足特殊时期的营养需求;有的可以改善养殖对象的口感风味等。而事实上这些都是配合饲料的提高空间。
下面就笔者熟悉的部分天然饵料、粗粮、半人工饵料和一些依赖于非配合饲料的品种做一些分析:
1.华中地区草鱼养殖大量种植牧草
两湖地区最主流的养殖模式是以草鱼为主四大家鱼混养,只是密度不同,规格不一样,有的还套养鳊鱼、鲫鱼等,但是毫无例外的是都喜好在塘头种植牧草。冬季种植黑麦草,黑麦草的营养并不好,只是解决了低温季节草鱼吃料慢、很少出水吃料的问题,喂草保膘。黑麦草饵料系数至少是35,除了被消化吸收的部分,其余全部污染了水质,很多渔民认为肥水了,而事实上主要补充了碳源和氮源,其他营养元不平衡,且不是在水体耗营养元较快的时期,很快造成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水体分层等现象。如果生产一种悬浮或者缓沉的饵料,就可以完全替代牧草了。
2.河蟹等养殖大量使用冰鲜鱼和粗粮
全国河蟹养殖面积约700万亩,年产商品蟹约80万吨。理论上一年要用掉200万吨以上的配合饲料,而事实上目前一年配合饲料的比例不到30万吨,其余全部在使用冰鲜鱼和粗粮。有的渔民认为,投喂冰鲜鱼可以让河蟹早成熟,风味更好。而事实上,只是因为投喂冰鲜鱼时投喂量较大,解决了河蟹能吃饱的问题,如果后期投喂营养更全面,配方更合理的配合饲料,河蟹会上膏更快,成熟更早,风味更好。冰鲜鱼本身可能带细菌、病毒、寄生虫,或者已经腐败,转化率低,污染水质。
除河蟹外,如鲈鱼也在使用大量的冰鲜,鳝鱼养殖要使用大量的白鲢鱼糜混合饲料。解决摄食量和诱食性等问题。
3.滤食性鱼类主要靠浮游动植物
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除了捕捞渔业外,精养和半精养也越来越多,但是其依然主要是靠滤食水中浮游动植物来生长,人工饵料占有比率极低。这些鱼类在摄食时并不能选择性地滤食,一些饵料会导致其肉质口感风味变差。渔民在肥水培养浮游动植物时可能使用化肥或者有机肥,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现在有粉状饲料和小颗粒膨化饲料推出,但并没有获得大规模的接受,如果投喂方便浪费小,适合花白鲢摄食,渔民肯定也是乐于接受。
4.水产育苗依赖大量的天然饵料
南美白对虾的亲本需要用沙蚕、鱿鱼、蚝肉等天然饵料进行营养强化。培育虾苗的过程使用了部分配合饵料,但大部分育苗场都有人工培育藻类投喂,孵化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现在有的直接购买冷冻的桡足类等,还有一些技术员会使用一些蛋黄。如果有一种悬浮性很好的微囊悬浮料,使用天然饵料的比例会大大降低。
以草鱼为例的杂食性淡水鱼类鱼苗,水花阶段投喂一些蛋黄,乌仔阶段主要靠用豆浆等培养浮游动植物作饵料,到寸片阶段才开始使用配合饲料。而大部分肉食性的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鱼苗,则直接投喂活饵料或者鱼糜。
河蟹育苗中,亲本要投喂带鱼丝等。而河蟹的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阶段,大部分苗场以轮虫作为主要饵料,有些苗场为了加强营养会使用一些丰年虫和虾片。
还有很多品种在养殖中也会使用大量的非配合饲料,就不再一一列举。这些非配合饲料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是也埋下了很多隐患。首先,这些饵料营养上都比较单一,并不能满足养殖对象的全面营养需求,影响其生长速度,营养缺失可能导致其口感风味变差;其次,冰鲜鱼和浮游动植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导致养殖对象发病甚至死亡,污染水质,增加疫区;第三,粗粮和冰鲜利用率低,极大浪费了资源,完全不符合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且大量和高能的排泄物污染水质,造成极大的水体负荷;第四,育苗阶段使用营养单一的饲料可能导致苗种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或者不同步,抵抗力低下,造成养殖过程中发病率高、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根据动物的生长规律、营养需求来设计配方,根据动物的摄食方式和生活习性来决定产品工艺。我们对天然饵料的依赖显示了配合饲料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作者:郑海地)
中国鳗鱼网报道
中国鳗鱼网(www.chinaeel.cn)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鳗鱼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