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麦康森——海洋强国的追梦人

麦康森, 195810月生,男,汉族,广东化州人,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7月加入民革。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水产学院院长。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山东省委会副主委,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青岛市委会主委,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国际鱼类营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常委,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

 

2009122日下午2点多,中国几大网站几乎同时“爆出”了新增院士的新闻。在48位工程院院士名单中,人们果然发现了期待已久的民革青岛市委会主委、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的名字。他不仅是那年山东省唯一的入选院士,也是全国民革党员中的第二位院士。此时,一个由来已久的“传闻”也终于有了答案。

200110月,刚加入民革的麦康森,作为全国45岁以下杰出青年学者的代表,从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手中接过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聘书,成为一名被誉为“准院士”的“长江学者”。然而,此时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份荣誉和责任,他已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辞大学校长、做长江学者”的人生抉择。

从“海归”博士到大学校长,再到辞官从教专心做学者,麦康森立志“当院士”的传闻似乎路人皆知。然而,当了院士的麦康森在首次回应这个传闻时说:“有人的确问过我,院士是不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其实把院士当目标,这个真没有。我的工作动力不是目标,而是兴趣。我早就说过,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再次让人领悟到,原来有些非凡的成就完全可以出自平凡的志趣。

大任,必先苦其心志

许多著名的学者与科研巨匠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往往起源于少年时期对相关事物的偶然感知与好奇。而恰恰是这些朴素的求知欲望和平凡志向,铸就了后来的执著事业和非凡伟业。

1958101日,在“大跃进”的浮躁中,麦康森出生在广东化州的一个农民家庭。那时他已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不久又有了一个小弟弟。虽然人丁兴旺是那个年代家族昌盛的根基,但维持八口之家的生活劳顿,还是把壮年的父亲累病了。家里的唯一劳动力从此卧床不起,日子也随之陷入困境。然而祸不单行,接踵而来的自然灾害,让体弱病重、没钱医治的父亲在一群孩子的守望与哭喊声中离开了人世。那时小康森只有4岁,姐弟6人的平均年龄还不到10岁。尽管母亲含辛茹苦、坚强勤劳,但也未能改变农村单亲家庭极度贫穷的困境。三个稍大一点的姐姐都不得不早早辍学,帮妈妈分担生活的重担。

也许是传统的观念、也许是固有的“远见”,即使生活再苦再累,麦妈妈也从未动摇过让小康森兄弟继续上学的决心。天生聪颖的小康森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他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还像海绵一样汲取着他所能触及到的一切知识。他似乎明白了,只有出色的学习成绩才是改变家庭命运的最好方式。父亲的早逝让他从小经历了生活的苦难,母亲的坚强更让他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性格。

麦康森童年生活的地方,离海边还有100多里路。正是这个可望不可及的距离,让海边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少年时期仅有的一次海边游玩,就给他留下了最难忘的印象,并由此产生了人生的梦想。听老师们讲,陆地上的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祖先,都是从这神秘的海洋里“爬”出来的。虽然没有人能给他讲清楚这个进化的过程,但岸边那片大大小小由海浪冲刷而成的鹅卵石,就足以证明大海的神奇了。

第一次面对浩瀚无际的海洋,不习水性的他只能远远躲避着海浪,在礁石形成的水湾边体验着海水的乐趣。那些大大小小原本看去毫无生机的水湾,竟在他的小手拨弄下,瞬间演变出一幅幅充满活力的景象:飞驰的鱼儿、躲闪的小虾、敌视的螃蟹、吸附的海螺,海草在慌乱中抖动、海葵在触摸中收缩……平静的水湾里居然暗藏着如此奇妙的水下世界!他完全沉浸在发现世界、激活生命的乐趣中,直到意犹未尽的离去。从那时起,了解和探究海洋奥秘就成了他最痴迷的梦想。然而,在那个政治取代科学的年代,他的梦想却难有实现的机会。

1976年“文革”结束,1977年高考恢复。从未放弃读书的麦康森终于等到了“出头”的日子。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前,麦康森的成绩在全县都是名列前茅的。考前填报志愿时,他哪个学校好就填哪个,什么专业强就报什么。结果成绩比他低几十分的同学都陆续收到通知上大学去了,可他却连大学通知书的影子都没看到。这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第二年复考时,他为“保险”起见,选择了离家很远的山东海洋学院和不起眼的水产养殖专业。

1978年,即将参加全国统考的麦康森,靠从叔叔那里“骗”来的一张手绘地图,背着家人骑上自行车向百里外的大海奔去,好像是要最后确认那个一生的选择。当无悔的志愿在心中形成时,玩累了的麦康森才发现天色已黑。第一次独自出门就回不了家的黑夜让他极度恐惧,幸运的是在慌张的游荡中,他竟意外碰上了城里的远亲,这才让他避免了露宿街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喜欢海洋的麦康森,这次终于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志愿”。承载着全村光荣和麦家期望的麦康森就要远行了。激动之余,他还在用心地设想如何应付即将上演的告别场面,他甚至想好了一套安慰母亲离别伤感的“台词”。可他万没想到“送行”的母亲竟连房门都没出,只是对他冷冷地说了句:“去吧,毕业了再回来!”这让事先就设想并做好了承受感人场面的麦康森十分意外,一时难以理解母亲的无情与冷漠。他带着疑惑和惆怅,踏上了拥挤的硬板绿皮列车。

从湛江到青岛6000多里路,平生第一次坐火车的麦康森,虽然几经中转,但仍兴奋得几乎33夜没合眼。然而,踏进校园的憧憬和喜悦,立刻被残酷的现实所取代。临行前家里只凑足了路费,走进校门后他几乎身无分文,学习生活只能维持在最低水平。紧裹着所有的单衣,怀揣着大哥寄来的10元钱,他省吃俭用熬过了人生第一个下雪的寒冬。

寒假无疑是莘莘学子的节日,春节更是阖家团圆的时刻,此时的麦康森却只能假借“用功”来遮掩没钱回家的窘境。在寂静的宿舍里,他试图用专注的思考来回避窗外绵延的爆竹声。可回家的愿望还是那样的强烈,亲人的身影还是那样的清晰,母亲的声音又再次响起:“去吧,毕业了再回来!”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母亲早已想到了今天儿子要面对的现实,那句冷酷的临行嘱咐,正是母亲唯一能做的激励和安慰。明白了缘由的麦康森,大学期间始终压抑着“放假”的念头,靠自强不息的出色成绩和连续四年的一等奖学金完成了学业。从此,他就像韧性十足的弹簧,环境给他的压力越大,他的反弹力就越强。这段苦其心志的人生经历,无疑为他后来的事业成功,磨练出不屈不饶的海浪性格。

挑战,化被动为主动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往往愿回避挑战、耽于安逸;而追求向上不甘落后的人,往往会不惧挑战、乐于拼搏。正是这些不同的人性与追求,才构成了人类社会千差万别的七彩人生。

麦康森教授既有南国人的睿智精干,又有北方人的大度豪爽,具备了学者聪慧博采的性格。然而,成功的学者不仅要有成功的条件,更要有成功的个性。那么,什么是主导麦康森走向成功的个性呢?了解麦康森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勇于挑战的人。而他自己也说:“人只有勤快点,才能做点事。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既给了我学习深造的机会,又给了我爱哪行、干哪行的选择条件。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许多情况下,你只有把被动的困难变成主动的挑战,才有了敢于面对和勇于取胜的心态,工作兴趣也就应运而生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可以说,他的许多人生转折与成就取得,无不反映了他用挑战变被动为主动的坚韧个性。

1982年,麦康森就要大学毕业了。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发展环境,对知识人才求贤若渴,学习深造的热潮正在悄然升起,“考研”也成了那时检验学子抱负的重要形式。不甘落后却又背负“毕业还乡”嘱托的麦康森,也只好象征性地报考了并不影响工作分配的研究生。然而,当他事后得知全校仅有13个录取名额的激烈竞争时,却又萌生了不甘放弃的挑战欲望。在征得母亲的支持后,他考取了实践性极强的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并在吃住条件艰苦的环境中,跟随导师在海边围建的简陋鱼塘里,开始了鱼虾贝类养殖饲料的研究工作。

青岛,无疑是中国近代海洋科研的前沿阵地。其中,海水养殖产业的五次浪潮,都是从青岛研发并推向全国的。20世纪80年代初,也正是驻青的国家海洋科研院校首先解决了对虾养殖的人工育苗问题,结束了对虾幼苗靠海洋捕捞的历史,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市场经济初期缺少宏观调控的爆发式产业发展模式,很快就暴露了养殖中天然饵料短缺的瓶颈问题,抢夺水产养殖饵料资源愈演愈烈。麦康森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李爱杰教授,也就是在那个“鱼塘如战场”的年代,为填补国家水产配合饲料生产的空白,以花甲之年“改行”开创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领域,并担任了国家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

导师李爱杰教授回忆说,麦康森并不是那届学生中考试成绩最好的,但他看中的却是这位学生最出色的研究天分。三年后,他果然以全校唯一论文全优的成绩毕业,给七年寒窗交上了一份更满意的答卷。此时他认为,该满足母亲多年“盼子回家”的心愿了。因而颇具研究天赋的麦康森谢绝了恩师的挽留,告别了初具成效的鱼塘,回到了家乡广东湛江水产学院任教。可后来当他多次面临“远走高飞”的人生选择时,他才发现原来母亲的观点和远见,早已超越了“孝子不远行”的传统观念。可以说正是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麦康森一家的贫困,也拓展了麦康森一生的理想,更悄悄地改变了一位母亲的爱子方式。

1990年,麦康森任教五年的湛江水产学院,获得了一个国家公派出国进修的名额,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学校决定用外语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在又一次征得母亲的“首肯”后,一直忙于教学的麦康森也没有放弃这次挑战,他象征性的考前复习,竟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远赴爱尔兰的留学机会。可以说,正是他扎实的学习功底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让他抓住了这次改变人生的机遇,踏上了飞出国门的航班。

麦康森回忆说,自从跟海洋结缘后,挑战就像风浪一样从未消失过,即使在海外留学的时候也不例外。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现实”,没有挑战的能力你根本无法生存。为了获得学习与研究上的创新成果,你就必须选择挑战,尤其是那些前人没有成功的挑战。留学时他发现,国际上对海洋鱼虾类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而在营养与生物进化方面都有重要研究价值,并被中国传统美食誉为“八珍之首”的鲍鱼,却属于贝类营养研究中十分薄弱的分支。他意识到这个冷门虽有难度,却是机遇,更是挑战,从此他以鲍鱼为主题,在贝类营养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研究成果,填补了许多国际空白,走在了世界同类研究的前沿。

青年时期的麦康森曾一度认为,要献身科技、做出成绩,就应当远离政务、专心业务。但随着他的团队学术水平、科研规模和社会影响的提高,组织协调、指挥领导等行政与社会工作就日见重要,这让他逐渐意识到,科研与政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补互利关系。尤其是当他认识到行政管理和领导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项挑战时,他自然就有了接受安排、担当重任的意识转变。这也是后来他相继担任院长、副校长,国家科研计划负责人,全国人大,省、市政协和民主党派等一系列领导职务的缘由。

当人们常常把挑战看成一种勇敢时,麦康森却更多地把挑战演变成一种智慧。他常说,喜欢挑战并非盲目好斗,而是一种审视自我、权衡条件、有利发展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当初他留学毕业后选择回国,表面上看是对科研环境的挑战,实际上却是权衡自我优势和发展空间的理智决定。挑战虽有许多风险,但这些风险恰恰是“乘风”破浪的必然现象。所以说,成功的挑战往往来自于科学的选择。

爱国,重在价值体现

爱国既是意识的表现,也是行为的体现。中华民族历来不乏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近代,那些身在海外的炎黄子孙或回国创业的拳拳赤子,都在用自己的价值体现来诠释“爱国”的时代含义。

麦康森在海外留学时,有位夏威夷大学的教授曾对他说:“麦先生,我们在保护海岸,你们在毁掉海岸,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但我们赚的钱会比你们更多、更久。”这句难听又现实的话曾深深刺痛了他。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蓝色产业”做出科技贡献。这也正是麦康森回国后,选择“国产无公害水产饲料研究”作为一生最大挑战的缘由。

留学时,麦康森就选定了做鲍鱼营养学的研究课题。20多年来从未间断,这也为他赢得了“鲍鱼博士”的美誉。那时,他不仅在水产甲壳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领域里初具成果,而且在鲍鱼营养学研究上也有突破性进展。博士论文答辩时,即使是国外严谨挑剔的答辩委员会,对他实验数据详实、分析透切、成果完整的论文,也几乎没问问题就通过了。导师更是赏识这位颇具科研发展潜力的中国学生,曾一再挽留。但是,麦康森心里却勾画着另一幅更具挑战的蓝图。

19957月,获得博士学位的麦康森同许多海外学子一样,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而毅然回国。当我们很想就此做些“爱国文章”时,他却给了意外的回答:“我们不应当把回不回国与爱不爱国等同起来。其实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时,希望祖国强盛的爱国情结更强烈。回国后,面对技不如人的现实,奋发赶超的爱国责任更明显。当初我选择回国,就是为了寻求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其实只有体现自身的最大价值,才是爱国的最好体现。”麦康森的心里话,给了我们当代爱国意识和行为的最好诠释。

麦康森博士回国后,立刻成了国内相关科研院校和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他的硕士生导师、年过古稀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爱杰,也早就盼着他能回母校接班,并为他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当然,“海归博士”衣锦还乡也是不错的选择,广东的父老乡亲也都劝他利用自身条件选择就近发展。最后,大家都想听听最具“权威”的麦妈妈的想法。从未出过远门的麦妈妈,却出人意料地说了句“青岛也不远”,表达了母亲对儿子选择更高、更远目标的理解和支持。

重回母校的麦康森博士如鱼得水,他在鲍鱼营养研究方向上的成就和影响,使他回国后能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科研事业蒸蒸日上,教学和科研成果迭出,很快就取得了即使在海外的优越环境中也很难达到的高效率。在短短几年间,他就先后承担或主持了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基金以及国际合作计划等一系列科研项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当选国际鲍鱼学会理事,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荣获国际鲍鱼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十大杰出中青年科技专家”等称号;荣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

在那个科教兴国、人才辈出的年代,颇具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麦康森,回国当年37岁就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一年后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不到两年就担任了水产学院院长。1998年,还不到40岁的麦康森成为当时中国海洋大学最年轻的副校长。2001年加入民革后的麦康森,又当选了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国际鱼类营养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常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农业部第八、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重要的学术与研究职务。他还兼任了第五届国际鲍鱼学术研讨会(2003年青岛)、第六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2006年青岛)、第十四届国际鱼类营养与饲料学术研讨会(2010年青岛)的组委会主席,为推动世界鲍鱼研究和鱼类营养鱼饲料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回国不到20年的时间里,麦康森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已指导和培养研究生210余名,其中博士生80多名;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等收录200余篇。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等十余项,国际奖一项。先后获“国内实用性配合饲料”等国家发明专利28项。显然,这样的工作效率和密集成果,即使在条件优越的国外院校也是达不到的。

麦康森博士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科研思路的敏锐性。他从研究生开始,就善于借鉴和汲取前人已有的成果,勇于追求和实践前人未有的探索。后来,每当有机会选择或主持科研项目时,他总是以扶持和帮助企业提高产值和市场效益为目标,不断实践着科技创造生产力的真谛。现在,他不仅为自己选择的科研事业而自豪,更为自己从事的探索工作而骄傲。他常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每年水产养殖产量都有4000多万吨,市场价值3000多亿元。所以鱼塘虽小,却蕴藏着丰富的渔业经济。我的工作就是要用‘四两拨千斤’的科技,让鱼塘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蓝色财富。”

采访得知,麦康森教授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并非人们想象的多数来自于实验室的试管,而是他长期吃住海边、浸身鱼塘、俯首船舷,用渔民式的水中作业和野外试验“熬”出来的。事实上,正是这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野外成果,先后在全国沿海的虾塘、网箱的养殖示范基地,以及山东、福建和广东等企业集团得以成功应用,促进和带动了渔用饲料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可观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

麦康森告诉我们:“由于我国水产饲料研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了近60年,这种巨大的发展差距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饲料科研成果尚不存在推广转化的难题,企业天天都在等着要,想锁都锁不住。一个‘简单’的配方就能产生巨大的产业效益,体现了‘科技就是生产力’的真谛。”近年来,应用他的科技配方饲料的产量每年都在40多万吨,产值20多亿元。目前,其科研成果转化或附加所创造的产值累计已达300多亿元。对此他说,我不会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应用而骄傲,但我却为能创造和增加数万人的产业和就业而自豪。

2005年,他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发展计划,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首位获此殊荣的学术带头人。

2009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既是他睿智的个性使然,也是他勤奋的钻研结果,更是他爱国精神的回报。

2009年,中共青岛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臧爱民代表中共市委、市政府祝贺麦康森当选工程院院士

2014年,他以突出贡献荣获“2013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群为他颁发了证书。

麦康森院士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在借科研应用不断创造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海洋神话”,用突出贡献来体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与爱国情怀。

导师,倡导超越自己

导师,无疑是学者成才的园艺师、成功的领路人。理想的导师,不仅具有甘为人梯的精神,并且能为后来者指出攀登科技高峰的捷径;成功的导师,既能站在科技前沿,又能为后来者的不断超越创造条件。

博士生导师麦康森,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方法也与众不同。他从不包办学生的学习计划、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而是采取“启发自由”式的教授方法,让学生先提交自己制定的发展计划或研究方案,然后他再与他们共同商讨并悉心指导。他对学生的试验和论文历来要求有数据、有发现、有研究、有创新,严厉反对重复研究、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因此学生们都有些怕他。他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常能拨云见日、授之以渔,并有推前扶后、任鸟高飞的海洋胸怀,为此同学们又十分敬他。

他在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和研究工作时,推动了学校高层人才培养的规模扩大与结构调整,并积极建议将学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从原有的16逐步调整为13。同时,他认为要增强青年学者与国外同行平等学术交流的水平和自信,就必须要有用“国际语言”来发表论文的交流能力和素质。为此,他主张博士研究生应该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多发表文章。这些“过分”的要求,虽然起初并不被人理解甚至反对,但在那个发表国际学术论文数量严重不足的时期,强调和鼓励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多发表学术论文,后来证明对于提高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水平,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前瞻性发展铺垫。

200011月,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青岛、台湾和湛江海洋大学实现了两岸三校的联合办学,为两岸加强教育合作、促进科技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代表青岛海洋大学出席了签字仪式。

在平日工作中,麦教授不苟言笑、严肃古板,总以学者的风度与韧性深究探索;但在生活娱乐中,他又能谈笑风生、释放激情,常以年轻人的活跃与学生融为一体。虽然他只能讲一口典型的“广东普通话”,但把握要点、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讲课风格,使他的专业课成了学生们喜欢听的一门课。他曾对学生们说:我姓麦,我当教授就是“麦教授”,我做学问就是“麦学问”,我搞科研就是“麦科技”,我有成果就是“麦专利”;我就应当辛苦点、多劳动,因为地球人都知道“麦当劳”嘛;我最好别当官,不然我要“卖官”了。这番“麦氏理论”不仅常常引得满堂抚掌大笑,也生动地显现了他善于旁征博引的联想思维。

201310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邀请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团中央、中国科学院等有关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全国高校科学分营上报的特色讲座进行评选。麦康森院士在南京海军指挥学院等高校所做的《从郑和下西洋反思中国的海洋文化与海洋科技》的讲座,入选全国十佳高校科学营“名家大师精彩报告”。

麦康森院士在谈到我国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差时指出,据调查,中国人的平均智商高是世界公认的,但我们的创新能力差也是世界公认的。这个创新的人为和文化差距就在于:一是限制想象和研究能力的填鸭式教育;二是不能有棱角或出众的“随大流”文化;三是不曾改变的“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追求;四是忽视个性千篇一律的榜样式培养。这些教学模式必然影响了创新文化与思维的发展。因此,他在指导培养研究生时,尤其注意扬弃那些抑制创新意识的教学习惯。

他经常对学生说,创新就是不要重复别人的研究工作。当然,创新也不是换一种新的生物或研究方向,而是要回答新的科学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新的或更好的技术方案。否则,没有创新的研究就是浪费时间。他坦言,相对于循规蹈矩、四平八稳的“好学生”,他更看重那些能时不时想出“馊主意”的“歪才生”。有时候“馊主意”往往就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好主意。为此,他更注重培养学生与国际接轨的全面意识和技能,满足市场经济对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如今,在海洋水产领域,同学们早有共识:只要考上了麦老师的研究生,就业都不愁了。

学生们都说,麦康森是实验室里最忙碌的人,无论学生做试验到多晚,都能看到他仍在工作的身影。白天,学生们也常能看到双眼布满血丝的导师仍在坚持工作。有的学生关心地给他买来眼药水,他用后直夸效果好,但依然没有休息的意思。谈到导师不知疲倦、忘我工作的习惯时,不少学生都流露出心疼和担心的神情。

在科研教学上,麦教授是一位不讲情面的“严师”;但在生活育人上,他又是一位体贴入微的“慈父”。他指导的学生多是些只身在外生活俭朴的学子,因此他总会给予亲人般的关怀。一次,他到宁波象山湾基地检查指导试验时,学生们出海工作还未回来。他没有坐下来等候而是立刻备料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推门进来的学生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眼里的科研“泰斗”竟然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这顿别具意味的聚餐,让学生们尝到了导师深藏心里的柔情。可以说,正是麦康森教导的科学化与人性化,保障了他的团队能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麦康森从不把自己的学生视为“私有财产”,而是作为公共资源去实现价值最大化,鼓励他们超越自己。他一贯尊重学生们认为是“更好”的选择,并支持他们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有位学习中途想放弃“硕博连读”的学生,当他战战兢兢地向导师麦康森提交申请并等待挨批时,麦老师没有责怪他就签字了。看着一脸茫然的学生,麦康森解释道:我会尊重你的选择和意愿,因为我历来希望你们能够找到更能发挥自我优势、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还有一位优秀学生突然提出要出国深造,麦老师不仅没有阻拦,反而借给他3万元的“创业费”。现在这名学生已获博士学位,进入洛克非勒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在神经生物学和抗衰老研究领域里初露锋芒。

事实上,麦康森院士正是以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指导和培养了许多颇具潜力的科研人才,并为他们创造和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展现了一位海洋学者乐见后浪推前浪,倡导超越自己的宽广胸怀。

参政,治国立法先行

20017月,时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的麦康森,作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和党外重要代表人士,由组织推荐加入了民革;2002年初,43岁的麦康森即以高票当选民革青岛市委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主任委员;第二年,又当选青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市政协副主席和民革中央委员;民革青岛市委会历史上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从此,他便以海洋学者特有的开阔胸怀,在国家管理和地方统战工作中,肩负起参政议政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重任。

2003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麦康森,参加了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基于要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奉献社会,要把更多的科学理念融入建议的观点和思路,麦康森代表首次在全国“两会”座谈发言时就指出:“搞科研的人不应太早地离开实验室,如果让过多的科技尖子都去做官,势必会加剧我国人才短缺的状况,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好,造成两种人才的浪费。”为此他呼吁,要从年龄上“解放”科研人才,避免用“晋官”来体现对人才的重视,这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心态。

要当好人大代表,做好参政议政工作,麦康森履职建言的内容主要还是海洋科技、宏观经济和立法先行的主题。在2004年的全国人代会上,麦康森就提出了“保护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议。他建议:我国应从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像重视航天技术一样,重视海洋技术开发。历史证明,强国必先强海。为此,我们应加强既有潜在价值,又有现实需要的海洋科研。“蓝色农业”将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更大的空间,也是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还从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提出:“国家应在水产品无公害生产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推广使用优质饲料和科学养殖模式。如果没有饲料的安全,就谈不上水产品的安全;如果没有科学养殖,更谈不上蓝色农业。”在2005年全国人代会上,麦康森又提出:“保障水产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水产饲料的环保问题。目前,我国饲料产业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水产养殖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这种养殖模式得不偿失。大量非环保饲料的残留,不仅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病原传播的生态危害。”

2006年全国两会,麦康森提交了《尽快出台海岛管理法》的立法建议。他认为,由于我国海岛立法滞后,政府管理缺位,加之缺乏统一科学的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海岛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自主性、随意性较大,粗放型开发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因此他建议,国家应把海岛作为单独的区域和特殊的问题从战略高度加以研究、解决。特别是通过立法尽快解决海岛管理缺位的问题,依法保护和管理海岛资源。他在分组发言中还指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却没提到我国还包括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受这种‘国土意识’的误导,我国的海洋国土一直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中国数百年来受外强欺凌的历史,主要还是缘于海洋意识和力量不强。如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增强国民的‘蓝色国土’意识,因为强国必先强海。”六年后,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写进了中央决议。从此,麦康森院士的“海洋强国”的科技梦,也上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2008年麦康森尤其关注“三农”问题。他在分组发言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民富则国家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粮食进口却年年增加,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我国18.2亿亩的耕地,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当前,虽然耕地‘红线’守住了,但很多没有种粮食。而且每家每户的土地太少,形成不了规模。国家应建立一种土地流转的机制,在保证国家控制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实现传统家庭农业向现代规模农业的转化。”这些意见建议,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都得到了确认和体现。

20089月,当国内惊现“问题奶粉”后,媒体才发现,早在一年前麦康森就曾警告:“国内水产饲料和其它动物饲料都存在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包括奶粉。”只有当不幸发生后,才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提醒给予重视的现象值得反思。为此,他继续呼吁相关部门不能只盯着“出问题”的三聚氰胺,而是要立法或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管体系。食品安全不单影响国民健康,还会影响国家形象。

2014年的全国“两会”,麦康森针对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相继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不仅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一定范围的社会恐慌,而且也对禽类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严重打击,甚至给“无辜”的禽类和连带养殖群体带来灭顶之灾的现象。为此他提出了《关于我国取消活禽交易市场》的立法建议。同时,他还根据我国惯用“小鱼养大鱼”的传统规模化养殖模式,造成的渔业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提出了《取消用小杂鱼作饲料的渔业养殖模式》的立法建议,履行了人大代表监督审议、建言立法的基本职能。

在全国人代会上,麦康森还先后提出了许多反映社情民意、符合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如:不要让公费出国成为公务旅游,研究生培养的是创新而非求职人才,合理利用外汇储备应对金融危机,法院应及时返还执行款,加快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等。其中,有些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和舆论关注,有些已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采纳和落实,有些正在得到国家立法的研究和逐步解决。

议政,科学民主共赢

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科研与行政、学者与官员历来是两种界限分明的职位。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经济的渗透,管理科学化、行政人性化已成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辞大学校长、做长江学者的麦康森,为何又甘愿身兼多项重要的社会职务呢?

面对人们的疑惑,他总会说:其实领导与科研、权力与科技并没有上下和贵贱之分。行政领导,具有管理协调加快发展的优势;科研创新,却有改进技术提高效益的优势。所以说,行政与科研是平等互利的,关键是要选好个人能够发挥最大优势的岗位。我们只有同时发挥好这两种优势,才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作为一种职业,校长和科研我只能选择一个。在科研岗位上兼职人大和政协的社会政治工作,是科学民主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需要。专家和学者的科学视点与局外观,体现着参谋智囊的作用,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另一方面,搞科研讲的是专业技术,只能影响少数人;搞政务讲的是哲学艺术,能够影响多数人。而参政议政的社会活动,对于有知识、讲科学的专家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当然,我喜欢这种挑战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达到科研与政务的共赢。

麦康森当选民革青岛市委会主委后,改变了“听汇报、频点头”的做法,他带领市委会领导参加基层活动,虚心听取意见,诚心改进工作。为抓好市委会机关的高效廉政建设,他非常重视与市委会常委、机关干部或党员的沟通,听取意见和问题反映,及时指导市委会机关驻会领导、机关干部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使民革青岛市委会机关始终保持团结和谐,高效廉洁的工作氛围。

领导的朴实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更调动了全市民革党员的参政议政热情,民革界别的青岛市政协委员提交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十多年来,仅占全市政协委员3%的民革界别的委员,平均提交了占大会立案总数16%的提案,最高时已超过25%。民革提案已连续十年列青岛市政协界别提案总数第一。

麦康森主委无论科研和学术工作有多忙,都会抽时间关心和指导民革的参政议政工作。他审时度势,提出了在保持和发扬民革提案工作优势的基础上,将提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影响上。在“抓大事、议要事”的工作思路指导下,青岛市民革组织的调研报告和委员提案已多次被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采纳或进入决策。

2009年,由他主持完成的民革山东省委会《立足半岛一体化,打造蓝色经济区》调研报告,被选为当年省政协大会的第一发言。

虽然教学与科研工作繁重,但在协调好兼任工作的同时,麦康森科学统筹安排学习时间,投入精力,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坚定理想信念。他积极参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农业部、中央社院和省社院举办的领导干部脱产培训,认真撰写学习体会与理论文章。他撰写的《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加强民革自身建设》《营造创新文化 培养创新型人才》《多党合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等文章,曾获青岛统战理论优秀成果和宣传特别奖等。

在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中,麦康森都能够及时鲜明地发表符合科学发展的观点和言论,反映了党派特色,维护了多党合作,体现出了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在代表党派出席中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重大事项情况通报会、新年茶话会、对口联系会、征求意见座谈会时,麦康森都能紧扣会议主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体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反映社情民意,共商民生大计做出了应有贡献。

2009年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麦康森提出“利用外汇储备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被全国政协和民革中央采用;20106月,他参加了全国政协常委会,作了“立足科技先导,发展蓝色经济”的专题发言,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五点建议。这些建议当年被评为青岛市统战优秀建议奖。

2011年为应对日本地震带来的影响,他提出的应对《日本核辐射对我国海洋水产业影响》的五点建议,多数被国务院采纳并及时出台了相关文件。

20117月,麦康森作为全国四位民主党派成员代表之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现场采访,畅谈了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体会,《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内各大媒体都给予了报道。

20121月,麦康森院士荣获了民革中央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多次建言“强国必先强海”的麦康森尤为满足和激动。为了加快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他在接受采访时又提出新建议:“屯鱼戍边,打造中国海水养殖的航空母舰。”他认为,建设海洋强国与率先发展海洋经济密不可分。要避免近海水产养殖污染的严重问题,开拓离岸远海养殖,发展深海养殖装备技术,大型养殖渔业平台和深海网箱养殖技术等,这是中国水产养殖发展的战略需求和未来走向。为此他建议:我国应把深海养殖航母和网箱放到钓鱼岛、黄岩岛海域,让民间日常渔业海事既成事实,实现保卫国土,屯鱼戍边的战略目的。”

2012年,中共青岛市委提出了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争取尽快上升为国家级经济新区的战略目标。20134月,麦康森主委专程赴京向民革中央汇报,提出了将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纳入重点调研计划的申请。4天后,齐续春副主席即率民革中央调研组赴青岛调研,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了调研报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出重要批示。2014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即获国务院批复,正式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成为民革组织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参政议政重要贡献的成功典范。

如今,在科研和政务两个领域实现了双赢,连任三届民革青岛市委会主委的麦康森,并未放慢前行的脚步。他领导的海洋科研团队和民革青岛市委会,在教学、科研与产业结合,在参政议政服务于经济建设,在深化改革、关注三农、推进法治、对台工作等方面,继续谱写着策马扬鞭自奋蹄的动人篇章。

愿以此身长报国,魂牵梦绕蓝色潮,正是麦康森院士毕生的坚持和追求。(文:王夕源 翟玉萍)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麦康森,人物专访